聚文章 >地图 >心情随笔 >

教师读书成长

教师读书成长随笔

时间:2023-12-23 作者:聚文章

教师读书成长随笔12篇。

教师读书成长随笔 篇1

工作之余,读朱永新老师写的《读书与教师成长》,文章属于半白话文,所以有些话语似懂非懂,就这样囫囵吞枣地读完了第一遍,。一有空,我就细细地去品味、去咀嚼其中的语言文字,体会其深意、道理。一本书读完了,的确感受颇深。

作为一名教师应该热爱读书,使读书成为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读后感《》。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用自己的读书氛围熏陶学生,让学生热爱读书,用书本创造班级、校园和社会。

教师阅读应具有选择性和导向性。他们不仅要广泛阅读报刊杂志,开阔眼界,启迪思想,还要多读教育学、心理学等专业方面的书籍,特别是教学改革方面的书籍。

读书的生活是精彩的、幸福的,读一本好书就像和一位高尚的人谈话。教师不仅要广泛地读书,而且要学以致用。用书本上学到的知识和方法来指导我们的教学,塑造我们的人格,净化我们的灵魂,提高我们的文化素质。

让学生从我们这里学到最纯、最美、最多的知识。

总之,只有热爱读书,从书本中汲取营养,才能提高自己,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使教学得心应手、灵活多变,彰显教师风范。

教师读书成长随笔 篇2

一、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

对于教师的专业成长来说,成功没有捷径,唯有勤奋+努力,这是个人成长的首要因素。无论是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的更新,还是课堂教学的研究,或是自身内涵的丰富,我们都要倾心尽力。各种活动要积极参加,为自己争取锻炼的机会,相信只要付出就会有收获;向名师们学习,使借鉴他们成功的经验,可以少走很多弯路;博览群书,丰富文化积淀,为自己的教书育人备好源头活水。

二、借助集体智慧的力量

一个和谐的团队是战无不胜的。俗话说:千人同心,则得千人之力。一个人的力量必竟是有限的,团队的力量才是无穷的,只有大家一起努力,才能取得最大的成功。因此,和谐的团队是教师成长的良田沃土,教师的成长离不开和谐团队的打造。

我们文峰小学就是这样一个和谐、向上的团队,在这个团队中,有领导的关心和情谊,有同事的帮助和鼓励。这其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是优质课比赛。无论是哪位教师要参加比赛了,听课,主管领导和学科组长们当仁不让;评课,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绝无事不关已或是只说优点不说缺点之类的惺惺作态,大家都把为参赛教师出谋划策当成自己的责任。可以说,每一次的比赛,参赛的绝不仅仅是某一位教师个体,而是我们这个团队的集体智慧。有了集体智慧的力量做后盾,哪有不胜之理?身处这样和谐的团队中,哪有不成长之理?

三、抓住关键事件的契机

有位当代知名教育家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就教师成长而言,如果相对极端地说,有些优秀教师之所以成为优秀教师,也许并不是单纯师德教育的结果,也不是单纯培训的结果,重要的是某一个机遇降临在了他们身上,比如某一项荣誉的获得、某一个舞台的历练,或者某一位伯乐的慧眼相识、某一位大师的悉心扶持。这就是促进教师成长的关键事件。如火如荼的校本教研活动为我们教师的成长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机会,教学比赛、经验交流、各种论坛……抓住这样的机会,尽情地展示自己,这个机会也许就会成为你成长的关键事件。做为青年教师,我们要善于抓住这些有助于我们成长的关键事件的契机,在校本教研这片广阔的舞台上尽情书写自己的教育人生。

教师读书成长随笔 篇3

每一个人的心灵都有它自己的形式,必须按它的形式去指导他;必须通过它这种形式而不能够通过其他的形式去教育,你对他花费的苦心才能取得成效。

要尊重儿童,不要急于对他作出或好或坏的评判。要特异的征象经过一再地显示和确实证明之后,才采取特殊的方法对待他们。

从这一摘述中可以看出卢梭的一种重要教育观,即教育要适应儿童的天性。卢梭的这一观点始终贯穿着全书,在这本书中,他对其虚构的人物爱弥儿进行适应“天性”的教育。爱弥儿是一个完全在自然状态下成长起来的孩子。他把爱弥儿带到农村,为爱弥儿精心地挑选保姆和乳母,在爱弥儿两岁以前,卢梭的教育准则是给他最大限度的自由,让他尽可能充分地活动。在两岁到十二岁这一段时间,他反对爱弥儿读书与学习,特别反对教他学习古典语文与历史,注重让爱弥儿通过活动积累对周围事物的感觉经验,自由快乐地生活。爱弥儿犯错误了,他反对口头说教,反对严厉的惩罚,而是通过让他自己体验其过失的不良后果的“自然后果法”或者说“自然惩罚法”来纠正他的过失。十二岁之后,爱弥儿应该进行学习了。卢梭强烈反对他屈从于权威,接受种种传统观念,所以对施教内容进行了精心选择,要求他学习真正有益于幸福的知识。卢梭主张教育要符合儿童身心发展,根据其理解水平选择学习内容是值得肯定的。不过他说,理想中的爱弥儿应当在十二岁时还不知道什么是书籍,这未免有些偏颇。目前的很多研究均已表明,儿童各种能力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关键期,如语言学习的关键期是2~4岁左右,错过这一阶段,以后的发展就比较困难。

在阅读此书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很多地方缺乏实践性,甚至不乏荒诞。然而,正是这些振聋发聩的声音更令世人深省。不论如何,从卢梭身上,从《爱弥儿》这本经久不衰的著作中,我们都可以学到很多。对于这本书的理解我可能不够透彻,只是浅显的谈了我的看法,教育孩子就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教师读书成长随笔 篇4

《教师与读书》读后感

张玲

我读了《教师与读书》这本书感触颇深。书中说教师是一个国家教育的母鸡,这样说教师是因为教师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无论怎么估计都不过分。因为教育与千家万户有关,没有任何人能脱离教育。但糟糕的是,英才固不易得,良师也极罕见,这真是中国特色的时代之病。

我虽是一名小学教师,但以我个人的浅见,做一个合格的老师殊非易事,首先他应该是个正直的人,其次对知识有纯然的热爱,再者还该是一个有趣的人。说老师读书的目的,无非是为了授课更为着实,使学生更热爱学习,不误人子弟,这我完全同意。但要怎样才能做到这点呢?像现在老师因上课太多无暇读书、因社会污烂而无心读书、因实用成风而不愿读书、因考核标准化而不思读书、因职业麻木而厌恶读书、因书海浩瀚无从读书乃至读书无法等,不一而足,非一篇小文所能完全道及。

我不知道有人搞过教师阅读状况的调查与否?但据我的观察,数据和实情一定都不会太乐观。现在的中国既非岁月安好,现世安稳的社会,更非民主自由、生活无虞的国度,在这样的境况下,要大多数老师安于现状,不受极度实用的拜金主义风气的影响,几乎不可能,也是不公平的。用为人师表的“灵魂工程师”和“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这样的精神紧箍咒,来代替乃至压制老师作为普通人的烦恼和所需,既是对大家智商的侮辱,更是专制者常用不衰的,因为教师只不过是个职业而已。诚然,我同意问题的难度在于,教师面对的是千百万在知识上对他们有依赖,在学习方法对他们有期望,在做人上对他们有效的学生,这便决定教师职业的特殊性。

书籍浩瀚,从何措手的确是难题。虽然一个人只要知道自己的心性何在,便不是太大的困难。当然认识自己并不容易,不然古希腊帕农神庙就不必刻下这句在一般人看来是废话的警句,来警示后人了:人啊,认识你自己!个人心性如同吃饭,你有自己的偏好,是应该受到尊重的。但如果你连自己喜欢读什么都不知道,那我就只好说你做个老师的资格,一定是有问题的。在探知了自己的心性后,每天阅读感兴趣的书籍,半小时至一小时以为日课,坚持不懈,必定对自己教学以及扩大视野都有莫大的帮助。如果你用没有时间来搪塞,我除了理解外,还是

固执地认为你做一位老师不太合格。当学生时看到鲁迅和爱迪生对天才的论述,便很逆反地认为他们本来就是天才,便说天才之不足道。现在才意识到他们是真诚的,许多做出不朽事业的人,都只不过是中人之质,并非有特殊本领。若硬要说他们有什么特殊之质的话,我认为在于他们做事的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正所谓几十年如一日,真是比上刀山、下火海还要困难的事。谁若不信,你可以坚持记日记看一看?就可以较量出一个人的耐心和韧性。

教师读书成长随笔 篇5

读了刘良华教授的《教师专业成长》一书,受益良多。其中第三讲《教师应具备哪些管理智慧》里提到了民主管理、管理技巧、以及教师的威信等方面的问题,给我们提供了许多班级管理方面的实用的技巧。

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学生。这是作为教师的乐趣,使我们不必象其它工作那样刻板而千篇一律;但也是我们作为教师的痛苦,因为我们必须随时随机应变,随时需要见机行事。刘教授给我们提供了许多非常实用而有效的管理技巧,使我们在日常工作中有了可以依循的方法。但是,我在自己的管理过程中还发现,相较于耐心细致、循循善诱的教导,有的时候,适度的“沉默”显得更为有力。

在教育教学中,沉默有时也是一种力量。在某些时候、对于某些学生教师“以静制动”,往往会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我曾经有这么一个学生,不知怎么回事,无论哪天上课,第一节课一定要迟到那么几分钟。高中三年天天如此,前几任班主任有的耐心劝导,有的厉声斥责,有的联系家长,什么方法都试过了,这位同学雷打不动,照常迟到,最后老师们有的采取了惩罚手段:如果迟到,放学时罚扫地。他开始还随便扫扫,后来干脆不扫了,每天迟到照常。老师们实在没办法,也就渐渐放弃了。我接受这个班后,他依然每天迟到。我也和其他老师一样,找他谈话,联系家长,让他们提早叫他起床,收效甚微。那天,我们学校有上级领导来考察,而且推门听课。他照样迟到了。年级组长恼火万分,要我找他狠狠批评一顿,并要我做材料处分他。我把他叫到办公室,他扭过头,一声不吭。我然他站了两分钟,只说了一句:“你有什么特殊的理由非迟到不可吗?”他摇头,但不说话。我又让他站了一分钟,让后说:“回去吧。我不想让你下一节课也迟到。”第二天早上,他居然没迟到。我看了他一眼,没说话。接下来的一周,他基本没再迟到。我没再找过他谈迟到的事,他也没和我说什么,我们就在沉默中达成一种共识。

也许,在教育学生过程中,选择沉默,也是一种教育的智慧。教师用沉默无声的行为、用一个警告的表情、用一个期待的眼神来感召学生,教育效果也许会更加明显。

教师读书成长随笔 篇6

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是一种心灵的“旅行”,读书,就是在和高尚的人“对话”。阅读一本好书,能够启迪我们的智慧,开阔我们的视野,引导我们明理,陶冶我们的性情,丰富我们的心灵,点燃我们为实现理想而拼搏的信念,让我们更有机会拥有一个幸福快乐的人生……根据《颍东区中小学幼儿园“读书伴我成长”活动实施方案》,特制定个人“读书伴我成长”活动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目的,以“读书伴我成长”活动为载体,引领倘佯于书海,与经典为友,以名著为伴,在读书中学会做人,学会思考、学会认知,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营造书香校园活动推向更广阔的领域,更高的层次。

2、 主题:养成阅读习惯,在书香中成长,享受阅读的乐趣

3、 名言:日出照亮大地,读书使头脑清醒

四、采取措施:

(1)制定读书计划

结合个人实际,制定阅读活动计划(包括书数、内容、目标、措施等)。

(2)认真阅读区教育局以及学校推荐的书目,每学期至少精读一本有利于自身成长的理论专著,选读一本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理论素养的书籍,阅读一种教育教学杂志,完成规定字数的读书笔记,撰写一片高质量的读书心得体会。

(3)充分发挥教育理论对教学实践的引领作用,积极进行学习与反思,每学期至少撰写教学**、案例反思、听课评议各两篇,积极参加上级组织评选,及时将优秀稿件上传至相关**,或推荐到有关报刊杂志。

(4)强化阅读措施

根据推荐的书数进行精读和略读,有计划地阅读,写阅读笔记和阅读体验。每天要抽出30分钟阅读。每月不少于2条笔记或阅读经验。

(5)落实教研实效

积极参加教研组每周的教研活动,安排一定时间集中学习和交流。要结合自己的认识和实践,对交流中获得的理论、思想和观点进行反思和完善。

(6)理论指导实践

从阅读中学到的理论思想和管点被用来指导教育和教学,改善体育,到的教育和管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7)搭建展示平台

定期组织参加读书讨论会、评选优秀读书笔记,优秀读书心得,演讲比赛、读书征文竞赛等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在读书中真正成长起来,参加“读书与教师专业成长”演讲比赛活动。

(8)写一份“我的读书名言”,积极参与《草根争鸣》板块,每日浏览博客,汲取博客精华,不断丰富博客内容,提升自己专业成长。

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读书给人以乐趣,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培根

阅读是在他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自己的思想。——鲁巴金

光阴给人经验,读书给人知识。

何处寻读书之乐,数梅花天地心。——(宋)朱熹

日出照亮大地,读书清醒头脑。——(蒙古)谚语

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先于读书。——朱熹(名人名言)

五、日程安排:

三月份:

1.精读《体育课程标准》和《解读》第

一、二章(第一周)

2.选读《有效教学艺术》:第

一、二讲(第二周)

选读《西方大师论儿童教育》:第

一、二章(第三周)

3.杂志《中国学校体育》和《体育教学》第二期(第四周)

四月份:

1.精读《体育课程标准》和《解读》第

三、四章(第五周)

2.选读《有效教学艺术》:第

三、四讲(第六周)

选读《西方大师论儿童教育》:第

三、四章(第七周)

3.杂志《中国学校体育》和《体育教学》第三期(第八周)

五月份:

1.精读《体育课程标准》和《解读》第

五、六章(第九周)

2.选读《有效教学艺术》:第

五、六讲(第十周)

选读《西方大师论儿童教育》:第

五、六、七章(第十一周)

3.杂志《中国学校体育》和《体育教学》第四期(第十二周)

六月份:

1.精读《体育课程标准》和《解读》第

七、八章(第十三周)

2.选读《有效教学艺术》:第

七、八讲(第十四周)

选读《西方大师论儿童教育》:第

八、九章(第十五周)

3.杂志《中国学校体育》和《体育教学》第五期(第十六周)

人的发展离不开学习。在人生的任何阶段,我们都应该保持学习的热情,尤其是对教师。把读书当作乐趣,并自觉把读书和教学结合起来,做到博览、精思、熟读,更好的指导自己的工作,让自己不断成长。

一本书可以是一个故事,一种生活,一种精神。一本好书,可以引领你走向成功的彼岸,迎接光明的人生。

教师读书成长随笔 篇7

平利县兴隆中学

为切实提高我校教师职业道德素质和专业素质,有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根据平教体发(2012)10号文件精神,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通过读书活动,引导我校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养成学习习惯,拓展专业知识广度,更新专业知识结构,修炼人格,提高职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打造一支职业道德高尚、业务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从而促进教育质量提升。

二、活动内容

(一)学师德,提高职业素养

1.阅读目标:明确教师德道德要求,树立职业理想,规范教学行为,增强职业道德。

2、推荐书目:《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梁广、周积昀著)。

(二)学课改,提高教学技能

1阅读目标:掌握新理论,树立新观念,构建新体系,适应新变化,提高构建高效课堂的能力。

2、推荐书目:《给教师一生的建议》(周成平著)、《有效教学十讲》(余文森著)。

(三)学专业,提高知识素养

1阅读目标:丰富知识结构,提高专业背景,进一步提高知识控制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

2参考书目:与专业有关的书籍。

三、活动形式

教师必须每天至少安排一小时的学习时间。自2012年3月起,教育体育局于11月组织了考试和评估。

四、活动要求

1按照县里的要求,男性52岁以下、女性48岁以下必须参加县局组织的考核评价。测评成绩纳入教师专业成长档案,县局统一归档。

2所有教师都要认真开展阅读活动,做专题笔记,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写出自己的体会笔记,以提高阅读效果。

3、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学校班子、各教研组长为成员的教师专业成长读书活动领导小组,负责对教师读书学习情况进行跟踪了解。

二〇一二年三月十八日

教师读书成长随笔 篇8

人生的真谛在于追求幸福和完满。我们教师则需要从职业生活中追求属于自己的.那份快乐和满足,从而找到人生的价值归宿与生命欢乐。在我们教师职业中,敬业是教师的基本职业态度;而悟业是对职业基本要求的认识与深化;在不断地悟业中,教师能从教育影响中感受自身的劳动价值和生命价值,有次更加发自内心的投入从事的工作中去,实现职业生活与人生活动、生命活动的合一,即达到了乐业的境界。

敬业是一种规定,而乐业是一种修养。真正乐业的教师,就是心中装着自我,自觉享受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

首先教师要学会享受学生成长带来的喜悦。法国作家雨果说过:“生活中最大的幸福是坚信有人爱我们。”让我们尽情享受学生的爱。课堂上,学生专心听讲,为了回报老师的期待,那是学生的爱。课后,学生围绕着你告诉你不知道的小事,那是学生的爱。学会享受学生特殊的爱,教师一定能享受到教育的快乐。其次,教师要学会享受“教学生活”。教学意味着生活,教师在努力开启学生的心灵和智慧时,也是在追求自己有意义的人生,同时体味到教学本身的乐趣。

如果我们不是为了上课而上课,我们的心不是机械地在等待,等待学生的回答。而是与学生心心相印,自然的敞开自己的生命,让生命中的每一个细胞,每一寸肌肤去感受、去触摸、去感受课堂,就可能得到生命的快乐体验,甚至在课堂上和学生一起欢笑、一起流泪、一起沉思、一起震撼,我们和学生全然进入人课合一的境界,这样的境界就是职业幸福感,就是乐业的最高境界。

读了《教师成长与师德修养》这本书后,我再一次深深地体会到教师只有多读书,勤实践,才能真正适应我们的教育,才能教育好祖国的下一代,优良、适宜的教师职业道德将教育生活引向和谐、美好,成为教育生活乃至整个社会道德生活重要的风向标。

教师读书成长随笔 篇9

在幼教行业已经4年了,各方面都有所成长,师德的修养也在一朝一夕中慢慢历练。从刚开始的大声说话,到后来的温声细语;从最初的“自以为是”,到后来的相敬如宾。那什么是师德呢?最近我从《教师成长与师德修养》中寻找到了。

真正的师德更多的表现是植根于普通的、具体的、甚至是有些琐碎的职业生活,能够回答以人为本的显现实生活世界的种种拷问。真正的师德尊重和张扬个性人格,充满创造性。即使同为对孩子的爱,在不同的老师那里,却有不同的理解和表现:有对孩子生命的尊重和关怀,有对孩子过错的宽容和理解,有对孩子发展的责任和义务。好老师是形形色色的,他们的“好”以不同形式体现在职业生活的不同领域。

王苏情老师,就是这样一位充满爱心的细心型老师。一天午睡起床,小温小朋友躺在床上不动,王老师细心的发现了问他怎么了,由于害羞小温没有说出原因,只是双手紧紧的攥着被子,王老师摸了一下被子原来是尿床了,小温怕别的小朋友嘲笑他大班了还尿床,脸羞通红的,王老师从他的柜子里拿来带备用衣物,不住的和小温说:没关系的,这个小秘密我替你保密,但是放学后我只告诉你妈妈,这个小秘密。小温开心的朝王老师笑了笑。

由于是夏天,尿湿的裤子很难闻,王老师就到卫生间把裤子洗干净,放在阳台上晒,放学的时候和小温妈妈说了午睡的情况,小温妈妈很感谢王老师尊重了孩子,平时这些细节我们大人也会注意不到。王老师就是这样,以超强的爱心和责任心赢得了一批批家长的信任和赞誉。如果你来到中幼,你会看到许多像王老师这样细心型的老师,她们都是在用一颗母亲般的爱心去呵护着每一位孩子。

刚开学是时候,xx不爱午睡,中午的时候就在床上扭来扭去,有时候乘老师不注意偷偷做鬼脸,逗笑了一群孩子。郑梦雷老师发现后,安抚了大部分孩子后,坐在xx床旁边的椅子上,轻轻的拍着他哄他入睡,郑老师已经怀孕5个月,依旧每天轻声细语的哄着xx睡觉,一开始xx总是睡不着,郑老师会轻轻的讲个故事给xx听,渐渐的每天中午xx都会在郑老师温柔的声音中入睡,周末在家里也养成了午睡的好习惯。xx的妈妈充满感激的说:“郑老师,xx每天都要麻烦你,真是太不好意思了,我们都不知道怎么感谢你”。郑老师却淡淡一笑说:“没事!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是啊,这是我们应该做的!这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幼儿教师爱的誓言,因为心中有爱,所以才会坚持!长长的幼师之路,需要我们携爱同行。作为幼儿教师不但要有爱心、责任心,更要有专业性,这样才能赢得家长的信任,让家长完全放心地把孩子交给我们。

xx因为自控力差、爱说谎,他经常用拳头解决问题,班里的大部分孩子都被他打过,引起了其他家长的不满,纷纷和王倩倩老师抱怨。面对这样的问题,王老师没有放弃xx,她坚持每天一个爱的拥抱,让孩子感受到老师的友善和关爱,慢慢的xx开始依赖她了。当他挥起拳头时,王老师知道他的行为是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和喜欢,一句爱要说出来哟,让他放下了拳头。当xx违反规则无法继续参加游戏时,王老师总会陪着他,听他诉说理由,使他感受到老师和他是一起的。

当张老师了解到xx最喜欢折纸,而且折纸能力很棒,于是在班里经常让xx帮助小朋友折纸,渐渐的xx成了班级最受欢迎的人了,让伙伴们逐渐接纳了他。因为爱与懂得,张老师成为了xx最要好的朋友。现在的xx变了,积极主动,乐于助人。同伴的告状声变成了赞扬声:“xx教我折纸啦”“折带来玩具和我分享啦”。班上家长也反映xx像变了一个人,再也没有家长抱怨xx的不好了。在张老师的幼教生涯中,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每个事例背后,都浸润着她对孩子对教育的“钻研”精神。

总之,我们每位教师在每天所做的极其平凡的工作之中,要始终牢记为幼儿负责,为家长负责,为社会负责,为国家负责。当你每天忠实的履行着自己神圣职责的时候,也就是在为自己负责,这样,才能成为一名真正合格的有责任的人民教师。

教师读书成长随笔 篇10

湖面上,一艘游船在毫无方向、毫无目的地泛舟。假如,拿起船浆用力一划,船就奋力前行。对于每位教师来说,读书就是助推自己成长的一把“桨”。

题记

不知不觉,这辈子的教学生涯马上走到了尽头,回头一望,路上留下的脚印,仄仄弯弯,深深浅浅,毫无成就可言。唯一使自己欣慰的是在教书育人的路上,有了一点读书的感想和收获。

如果有人问:“你这大半辈子,感到最欣慰的是什么?”我的回答是——六十多万字,记录了我教学生涯中的点点滴滴

六十岁年纪,三十八年教龄。我既没有轰轰烈烈的业绩,也没有显赫一时的名声,每天奔波于从家里到学校的“两点一线”,过着一种简单而不简约的生活。别人能说会道当了官,别人脑袋发达赚了钱,而我依然是一个默默无闻、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教师。然而,最令我欣慰的还是那支笔,我用那支笔写下了六十多万字的文章,记录了我教师生涯中的点点滴滴。

六十多万字,一个不小的数目,一笔不小的财富。最近,我在电脑里把这些文章分门别类地进行了整理,有学科教学的,有学校工作的,有各类征文的,有新闻报道的,也有散文随笔之类的。空闲时静下心来,欣赏一下这些文字,脸上便会露出一丝笑容,很有点儿孤芳自赏的味道。去年,一个u盘丢失,里面可有不少文章,那可是我十几年的心血啊,心想要是有人捡到,哪怕用一万元钱去赎回我也心甘情愿!还好,几天以后u盘找到了,我高兴得不得了。

近十五年来,我有了一个“爬格子”的习惯,喜欢写些文字,同事们戏称我是一位“多产作家”、“教科研的常青树”、“学校里的一支笔”,先后被评为校首届“科研型”教师、临浦镇“学习型”教工、杭州市新课程改革先进个人,等等,从一个教科研的“门外汉”到“入门者”,从“教书匠”到“科研型”教师,这是我成长路上的蝶变。有人说我“书呆子”,仅知道看书写文章,有什么用呢!要说“书呆子”,真的有点儿。陈景润想数学题时会撞到树上,而我,有一次在医院病床上为同事修改一篇文章,由于太投入把一片带着铝塑的药吞进了肚子,闹出了一场不小的惊吓。

十多年来,写作成了我的生活需要。每天上下班,我总是挎着一个包,里面放着一些书、报纸和稿子,那可是我的'“回家作业”。而且,这已成了我十几年的坚守。我想,我虽然没有地位,但不能没有思想,我要用文章来表达自己的一种思想;我虽然没钱财,但我不能没有精神,我要用文章来体现我的一种精神。有了生活的感悟和教育的灵感,为了把它表达出来,即使写到深更半夜也感到很开心。的确, 爬格子”是一件辛苦的事儿,但苦中有乐。冥思苦想,绞尽脑汁,有时为了写一篇文章,走路、吃饭、睡觉也在构思,有时半夜醒来,突然产生灵感和思路,我就立马从床上爬起来,把它记下来。当一篇文章成稿时,心中的喜悦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

“爬格子”,体现了我的人生价值。身边的同事在写作上碰到一点困难,会找上门来,我把它当作一件帮助别人的乐事。当他们的文章获奖或发表,我很有一种成就感。因为我明白,能帮上别人一点忙,说明我还有点用处。八年前,我曾参加了临浦镇市民读本《活力临浦》的编写工作,成为其中的主角,经过一年的努力,这本书终于出炉了,那一天,我很高兴,好像是自己出书一样。

教师读书成长随笔 篇11

《读书与教师成长》读后感(王景芳)

工作之余,读朱永新老师写的《读书与教师成长》,文章属于半白话文,所以有些话语似懂非懂,就这样囫囵吞枣地读完了第一遍,《读书与教师成长》读后感。一有空,我就细细地去品味、去咀嚼其中的语言文字,体会其深意、道理。一本书读完了,的确感受颇深。

作为一名教师应该热爱读书,使读书成为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读后感《《读书与教师成长》读后感》。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以自己的书卷之气,去熏陶学生,使学生也热爱读书,与书为伴,营造书香班级,书香校园,书香社会。

教师的读书,要有选择,要有一定的指向性,不仅要广泛地阅读报纸、杂志,开阔视野,启迪思维,还要要多读专业方面的书,如:教育学、心理学等,特别是教改方面的书。

读书的生活是精彩的、幸福的,读一本好书就像和一位高尚的人谈话。教师不仅要广泛地读书,而且要学以致用。利用从书本中学到的知识、方法来指导我们的教学,来塑造我们的人格,来净化我们的心灵,来提升我们的文化素养。让学生从我们这里学到最纯、最美、最多的知识。

总之,只有热爱读书,从书中不断汲取营养,才会不断完善自我,提升教育教学水平,使教学得心应手、游刃有余,才能显示为师者的风范。

教师读书成长随笔 篇12

读书与教师专业成长

一、读书的意义(为什么读)

(一)外在功夫

丰富知识,拓宽视野,启迪思维,增长聪明;

提高素养,加快成长,实现理想,改变命运。

(二)内在涵养

滋养心灵,净化情感,愉悦精神,陶冶性灵;

丰富阅历,追寻意义,洞察世事,顿悟人生。

(三)现实要求

专心做事,激情工作,挖掘潜能,超越自我;

遵循规律,科学施教,培育人才,传承文化。

二、读书的内容(读什么)

(一)直面经典

中国:重要思想以老庄、孔孟、韩申为代表。申为申不害,郑之贱臣,用于韩昭侯。

文化经典以先秦散文、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为代表。

教育经典主要有陶行知、叶圣陶、蔡元培等教育家的著作。

外国:苏格拉底、柏拉图、康德、黑格尔、卢梭、裴斯泰洛齐、赫尔巴特、第斯多惠、福禄培尔、斯宾塞、乌申斯基、杜威、怀特海、蒙台梭利、罗素、马

卡连柯、苏霍姆林斯基、赞可夫、巴班斯基、雅斯贝尔斯、斯金纳、皮亚杰、布鲁纳、加涅、布卢姆、奥苏贝尔、罗杰斯等。(说这么多的目的:让大家知道,我们需要研究的太多,研究一位专家,就可以把握一种理论体系)

教育经典有很多,而最具代表性的有《理想国》《爱弥儿》《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民主与教育》等。

(二)关注时下

教育专家:魏书生、李希贵、朱永新、袁振国、张志勇、叶澜、肖川、刘良华、张文质、刘铁芳、卢勤、孙云晓、刘京海等。

教研专家:余文森、顾泠沅、施良方、郑金洲、陈向明、靳玉乐、熊川武、周彬、杨九俊、周小山、严先元、王敏勤等。

知名校长:程红兵、李镇西、郑杰、刘彭芝、刘永胜、李烈、康岫岩、高万祥、崔其升等。

学科名师:于漪、钱梦龙、李吉林、丁有宽、赵谦翔、韩军、程翔、于永正、支玉恒、贾志敏、窦桂梅、薛瑞萍、王崧舟、薛法根、孙双金、闫学。邱学华、孙维刚、吴正宪、钱守旺、黄爱华、任勇、张思明、刘德武、徐斌、华应龙、陈惠芳等。

主要教育报刊: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中国教

师报、现代教育导报、教师博览、师道、、、、教育、班主任之友、,,教育等。

网络名师:铁皮鼓魏智渊、红袖陈晓华、干国祥、袁卫星、清澈小舟朱国红、唐金龙、张曼凌、马玲、丁莉莉、朱寅年、孙明霞、徐莉、沈旎、彭清亮等。

(三)重视人文

刊物:《读者》、《意林》、《读书》、《青年文摘》、《特殊关注》、《领导文萃》、《演讲与口才》、《辽宁青年》,等等。

名家:季羡林、周国平、余秋雨、易中天、于丹、李开复、徐小平、史铁生、王小波、余光中、林清玄、刘墉、张晓风等。

好书:《时文选萃》、《聪明背囊》、《父爱如山》、《母爱似水》、《做最好的自己》、《与未来同行》、《成长比成功更重要》,《没有任何借口》、《把信送给加西亚》,以及中外名著,等等。

(在人文图书方面,我知之不多)

三、读书的策略(怎样读)

(一)读书的技巧

我们知道,读书的方法很多,要因人而异。读书有没有捷径,严格意义上说没有什么捷径可走,因为读书要下苦功夫,有一定量的时间作保障,付出一定

量的脑力劳动。但读书有没有小巧门,据我个人来看,应该有一些。对我们一线教师来说,天天要做大量的工作,还要做很多的家务,哪有多少时间来读书?我想,要在有限的时间提高读书的质量,需要把握一点小巧门。下面,用“三个一”来概括我读书的技巧。

1、翻烂一本经典。不管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也不管是教育的还是文学的,你可以选一本最爱,反复读,把主要内容装入脑子里,把握其精神实质所在,这样就会熟烂于心,脱口而出,进而能够举一反三、一通百通。简单地说,也就是要有一本看家的书。

2、主攻一个专题。作为一线教师要研究的专题很多,仅课堂教学层面的就有理念践行、方式转变、模式建构,有目标设计、内容呈现、过程掌控,有课堂提问、习题练习、师生互动,有课前预设、课堂观察、课后反思,有情境创设、方法选择、媒体运用,有教学导入、活动组织、反馈小结,有激励评价、效果检测和信息反馈,有思想教育、价值引领、情绪调适,有知识传统、方法渗透和规律揭示,有小组合作、自主学习、实验探究,有教学容量、教学密度、教学节奏,有知识点、练习量、达成度,有环节步骤、时间划分、先后顺序,等等。我们读书时可以选这其中的一个方面作为主题,进行专题研究,深挖一口井。美国当代

治理学家托马斯〃卡林经过研究表明:“在任何一个领域里,只要持续不断地花6个月的时间进行阅读、学习和研究,就可以使一个人具备高于这一领域的平均水平的知识。”要做到短期速成,就必须目标专一。卡莱尔说:“最弱的人,集中其精力于单一的目标,也能有所成就;反之,最强的人,分心于太多的事务,可能一无所成。”六个月到一两年,甚至用更短的时间,你就会成为这方面的专家。而且由一个主题拓展到多个主题,这样就会触类旁通,快速地将“一口井”变成“一个湖”。

3、精研一位名家。例如治理者可以研究李希贵;班主任可以研究魏书生、任小艾、丁榕、万玮等;小学语文教师可以研究李吉林、于永正、支玉恒、贾志敏、窦桂梅、薛瑞萍、王崧舟、薛法根、孙双金、闫学等;中学语文教学可以研究钱梦龙、程翔、韩军等;小学数学教师可以研究邱学华、刘德武、徐斌、华应龙、陈惠芳等;中学数学教师可以研究顾泠沅、孙维刚、张思明、任勇等;从事教育科研的教师可以研究裴娣娜、郑金洲、陈向明等。要根据自己的爱好爱好、工作需要、任教学科、性格特点等来确定一位重点学习对象,收集有关重点学习对象的所有资料,长期研究,把握其最基本的教育教学思想,并在实践中应用。这

样你站在成功者的肩膀上会看得更远,走得更快。

(二)读书的要求

读书应有所得。那么如何才能把书读得深刻高效呢?我个人认为,可以用“三个词”来体现。

1、追根究底——知“其”所以然,把书看深。

例如致知在格物。《大学》中有一句最有名的话是“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致”。此句的意思是说,“人要想达到熟悉明确,要害在于穷究而使之明白事物的道理。”

在读书时多问几个“为什么”,作者想表达什么意思,他是怎样表达的,这样表达能什么好处。例如在读《小学语文课堂诊断》一书,这本书中有八章,即:课程性质——怎样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学习方式——什么样的学习方式才是最好的;文本处理——怎样做到尊重与超越的统一;课堂生成——是可遇不可求的偶然出色吗;语文教学资源——怎样开发和提炼才能价值;因类而异——怎样把握不同内容的教学特点;教学技艺——是目的还是手段;课堂评价——教师的终结判定还是师生间的视界融合。

再例如《课堂焦点:新课程教学九辩》共九章:教学预设与教学生成,教学简约与教学展开,生活原味与知识品味,表现活动与思想活动,关注个性与关注

共性,自主学习与指导学习,授受学习与探究学习,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学科知识与学科文化。

以这两本书,我们应该思考作者为什么选择这些问题,对这些问题是如何阐述的,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倡导我们如何去做。我们也可以思考,除了这些问题,我认为当前课堂教学的主要问题还有哪些?这些主要问题我们应当怎样解决?甚至对这两本书我们还可以比较着读,读出各自的优劣。

这样,我们想把书读得深一些,可以将所读的相同内容的书进行联系、分析、比较和评判,把这本书中没有的内容加在旁边,这样你的熟悉就会更加全面;可以把所读的感悟写在书上、本上,甚至写成读书随笔,这样你的思考就会更加深刻;可以对所读的内容进行评价判定,找出精华,指出不足,这样你的阅读就会更加理性。

总之,追根究底可以让你把书读得深入,不仅知其然,而且还知其所以然。

2、温故知新——知“质”之不变,把书看薄。

例如因材施教与差异教育;各识一经与多元智能;教学大纲与课程标准;教学相长与师生共同成长;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与自主学习;探索与探究;互助与合作;观念与理念等。

义务教育阶段新旧课程目标的异同:在总体上,课程目标都分为德、智、体、美、劳几个方面;原课程目标分小学和初中,现从一贯的角度整体表述;原课程目标较为具体,现较为概括简练。高中阶段新旧课程目标的异同:在总体上,原课程目标是培养各类人才;新课程提出培养专门人才、创新人才;原课程目标是升学预备教育和社会就业预备的双重任务;现只概括地提终身发展的任务。

魏书生说,新理念就是把简单的事情说复杂,把明白的事情说糊涂。

因此,我们在读书过程中要善于把握其精神实质,把最为要害的最核心的东西抓出来,这样就能把书看薄,由旧知新。

3、融会贯通——知“道”之所在,把书看透。

例如二八定律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巴莱多发现的。他认为,在任何一组事物中,最重要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约20%,其余80%尽管是多数,却是次要的,因此又称二八定律也叫巴莱多定律。如地球上陆地占20%,水占80%;空气中氧气占20%,其它成分占80%。人的肌体当中真正的有机物质只占20%,而水分却占了80%。经济学家说,20%的人手里把握着80%的财富;社会学家说,20%的人身上集中了

人类80%的聪明,他们一生卓越;治理学家说,一个企业或一个组织往往是20%的人完成80%的工作任务,创造80%的财富。对教师而言,20%是优秀的,80%是一般的;用80%的时间来处理20%的事情;教师个人的成功是把80%的时间用于研究,20%用于工作。对我们来说,真正重要的事情占20%,应该用80%的时间来处理。每个班级,20%的孩子成绩优秀,表现活跃,学习积极主动;80%的孩子成绩一般(后10%的为学困生);20%的时间内学生被老师带动进入全效学习状态,80%的时间内学生没有达到优质高效的利用(有10%的时间内效果极其低效)。

由此可见,我们读书要读透,要知道书中所蕴含的“道”,还要知道“道”是普遍存在的,更要运用所把握的“道”来改进实践、改变现实。

(三)读书的心得

在读书方面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心得,下面,我用“五句话”来表达自己的感悟。

1、当梦想照进现实——追逐梦想,点燃激情。

我认为,教师成长需要具备主客观两方面的条件:一是内在需要;二是外在环境。在内在需要方面,教师要有追求专业成长的强烈愿望。有的人想成为名师,对此我们要肯定他的进取心,善待他的功利心。专业

成长的愿望是内因、内动力,这就像汽车的发动机,假如发动机不运转,仅靠外力来推拉不是行的。在外在环境方面,我觉得需要有支持性的条件:一是需要有氛围,应该创造适合教师专业成长的大气候;二是需要有载体,应该开展相应的活动给教师提供展示才能的机会;三是需要有引领,应该通过培训与辅导等形式给教师提供专业成长的技术指导。四是需要有机制,应该有与教师专业成长相适应的激励性制度和奖励性政策。这样,才会形成适合教师专业成长的生态环境。

为此,对读书方面,我们尽可能创造出一种适合教师专业成长的生态环境。在课堂教学方面,我市开展了“构建有效课堂、高效课堂”研究活动,相信不久在将来肯定会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领军人物。有人说,在我国,产生大教育家、大批名师的时代将即来临。成功的大门将会我们敞开。这时,对教师来说要害是有梦想,并努力去追寻。

梦想是我们前行的方向,激情是我们成长的力量。当梦想的阳光照耀着现实的土壤,我们应该通过读书来获取精神的水分和营养来滋养心灵,开出漂亮的花朵、结出丰硕的果实。

2、我的命运我做主——读懂人性,超越自我。

我的命运我做主,说起来简单,做起难,因为每个人的身上都有着人性的弱点。我们需要到困难就是不是想逃避,对别人的意见是不是盲从,对自己的缺点是不是不自知,对要做的事情是不是拖延,在众人面前是不是紧张,在别人成功的时候是不是嫉妒,在功利思想盛行的当今是不是浮躁,在他人需要帮助的时候是不是冷漠,在碰到挫折时是不是消极悲观,在做事情上是不是好高骛远,在工作上是不是不思进取,等等。那么我们知道了这些人性的弱点,就需要加强修炼,逐一克服,从而超越自我。

当然,人性是辩证统一的,人性有弱点,也有优点。诸如正直善良、虚心好学、积极进取、热情大方、胸怀宽广、谦逊有礼、求真务实。

人性是永恒的,也是相通的。例如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1)生理需要,是个人生存的基本需要。(2)安全需要,包括心理上与物质上的安全保障。(3)社交需要,人是社会的一员,需要友谊和群体的归属感,人际交往需要彼此同情互助和赞许。(4)尊重需要,包括要求受到别人的尊重和自己具有内在的自尊心。(5)自我实现需要,指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己对生活的期望,从而对生活和工作真正感到很有意义。因此,我们要尊重学生,赞许学生,让他们在学习上有自己

实现的成就感。

总之,我们要洞察人性,利用人性的优点来抑制自己人性的弱点,利用人性的优点来引导学生克服人性的弱点,为自己、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

3、把读书当成习惯——热爱读书,持久行动。

读书的时间是挤出来的。天天仅仅拿出15分钟的时间用于读书是有的,要害在于你是否热爱读书。例如:加拿大有名的医学教育家奥斯勒兼任多种社会职务,日程表里排满了工作内容。但他规定自己必须在睡觉前抽出15分钟阅读喜欢的书。许多年后,奥斯勒对读书效果进行过计算。就一般的阅读速度而言,一分钟可以读300字,15分钟便能读4500字,一星期可以读3.15万字,一个月读完12.6万字没有问题。那么,一年下来,就可以阅读151.2字。假如一本书平均以7.5万字计算,一年下来就可阅读20本书。他坚持了半个多世纪,一共读了8235万字,约1098本书。“睡前15分钟”的阅读,不但使奥斯勒的医学研究硕果累累,还让他成了文学研究家。有人说:“成功与失败有分水岭,可以用5个字来表达——我没有时间。”

成功源于执著。在这里,我仍然要重复以前所说过的一句话:坚持是最轻易的事情,只要愿意,就人人能

做到;坚持也是最难的事情,因为真正能做到的,终究是少数人。做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教师,就是在读书上有持久的行动。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天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假如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应当在你所教的那门科学领域里,使学校教科书里包含的那点科学基础知识,对你来说只不过是入门的常识。在你的科学知识的大海里,你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的那点基础知识,应当只是沧海一粟。

爱读书就是善待自己,坚持到底就是胜利。希望我们都能用今天的刻苦学习与深入研究,铺就通往明天成功的道路。

4、只为成功想办法——知行合一,改进实践。

我们都在生活中社会现实当中,梦想与现实之间还有一段距离,理念与实践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知道的与行动上有时会出现脱节现象。我们在专业成长过程中会碰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问题,在不如意的现实面前是抱怨是退缩还是想方设法解决,这时最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本质。我们在高考应对时提出“只为

成功想办法,不为失败找借口”的口号。其实,这句话也适用于我们的工作与成长。

读书要倡导学以致用。如何把学知识和理论应用到教学实践中,这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而且要在行动中解决。读书之后,要做到知行合一,改进实践。例如,可以说教师都知道这样一个道理,学生学习往往不知道是为自己学习的,而是根据老师对他的喜欢程度来决定在这个学科所投入的时间与精力,也就是说哪个学科的老师最喜欢他,他就最喜欢学哪个学科。这样,做最受学生喜欢的老师是我们知道的,但行动上是并不是所有老师都这样要求自己,甚至有80%的老师没这样去做。这就是说,知道不等于做到,做到才能得到。

因此,我们开展教师读书活动,并不是让老师们为读书而读书,而是为改进实践、改进自我而读书,读书贵在应用,不用就是无效劳动。我想,只为成功想办法,不为失败找借口,这句话强调的是一种奋力而为、勇于承担的积极心态,更是一种知行合一、改进实践的强烈召唤。

5、将落实进行到底——做到极致,走向卓越。

许多企业、学校的决策是完善的、超前的、科学的,但就是执行力不强,落实不到位,最终收效甚微。

而知名企业、知名学校无不强调落实、落实、再落实,决策一旦制定,就全力以赴,做到极致。在汪中求的《细节决定成败》一书中有这样一个事例:北京香山宾馆的设计师是世界知名的华裔建筑师贝聿铭先生。他对宾馆的设计可以说精心周密,匠心独具,但宾馆落成后他一直没去看过,认为这是自己建筑生涯中最大的败笔。原因何在?就在于施工人员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只留意贝先生总的设计构架,对设计中的许多细节毫不留意,随意改动,这样就把一个高水平的建筑设计作品变成一个平庸、拙劣的建筑实体。由此可见,在执行战略决策时改变原有战略决策的细节,或不认真贯彻落实每一个细节的固有特性,就破坏了整体战略决策的科学性、系统性,项目工程就会导致失败。这让我想到海尔集团,他们的治理模式是日事日毕,日清日高;他们的名牌战略是要么不干,要么就争第一;他们的质量观是高标准、精细化、零缺陷。那么,我们的人生、我们的治理是零缺陷的吗?我们的工作、我们的课堂是高标准、精细化的吗? 对我们教师个人而言,要想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走得更快更好更远,就需要认真对待每一项工作、每一件事件,把每一项工作、每一件事情做到位;就需要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既仰望天空,又脚踏实

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就需要有追求卓越的勇气,对要做的事情,不做则已,做就全力以赴,做到最好、做到无以复加的程度。

吉姆〃柯林斯在《从优秀到卓越》一书中写到:优秀是卓越的大敌。这就是为什么鲜有优秀者实现卓越的主要原因。所谓“优秀企业”,就是满足于99.9%成功的企业,它们往往在市场上风光红火了几年便 “香消玉殒”了。那些始终追求卓越的企业则不同,它们从一开始就塑造了公司的卓越气质,把“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作为公司的行动纲领,并使每个员工在执行中坚持不懈地贯彻落实,以致它们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市场价值日益走高,企业的生命力愈益旺盛。

有人说,好上加好是卓越,卓越上加好是超凡。追求卓越的过程,就是不断成长、进步和超越自我的过程,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进取精神的体现。只要你总有向上攀高的欲望,总认为自己未达到顶峰,总想刷新自己以往的纪录,始终保持着卓越的气质,你就能迈向卓越,保持你无人可替代的强势地位。作为教师,要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领先他人,就必须超越优秀,走向卓越。

总之,我们要继续强化“阅读改变命运,学习成

就未来”,“思想照亮前程,激情点燃信念”,“以理论扩展视距,靠实践增强能力”的理念,通过读书来发展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实现教育的梦想,实现自己的专业成长,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让我们的生命因读书而漂亮,因教育而幸福,因超越而出色!

本文来源://www.jwz75.com/j/4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