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文章 >地图 >诗词 >

乡村四月古诗

乡村四月古诗

时间:2024-03-15 作者:聚文章

乡村四月古诗9篇。

你有将范文的框架运用到自己的文章吗?不断学习和适应新技术是文档处理人员抵御竞争压力的有力武器,范文可谓是我们的一个好助手。阅读范文可以掌握更多的经验和知识,在您的建议下栏目小编为您撰写了一篇名为“乡村四月古诗”的文章,请务必将这篇文章收藏并分享给您的朋友们感谢支持!

乡村四月古诗【篇1】

四月,是春季的最后一个月,也是充满生机的一个月,让我们踏进充满魅力的乡村四月,去感受它的魅力吧!

看,一大片,一大片的绿色映入眼帘,仿佛面前有一张大大的绿帘挂在哪儿;稻田里的水色倒映着天空的光辉,像彩霞般的绚丽,又像天空般湛蓝。“布谷,布谷,布谷——”子规的歌声如此清脆,如此美妙,就像一个不知名的歌手,天天在此巡回演唱,在这歌声里,我们站在山顶哪儿!雨就像烟似的笼罩在小村子的上空,如烟般萦绕在哪儿,小村庄若隐若现,那场景是如此的美丽啊!小村庄的农民伯伯们,正是忙得不可开交,不信你到村子里看看,你肯定找不到几个人来陪你聊天或者下棋。可你到田野走一走,总会看见许多许多满头大汗,汗流颊背,皮肤黑黑的年轻人。乡村的四月闲人可少啦!一定,要来四月瞧瞧看,如果你来的话,你也可以尝尝,满头大汗,汗流颊背,皮肤黑黑的感觉哦!来看看农民伯伯们在忙些什么吧,原来农民伯伯在插田呀!哟!那位伯伯在桑蚕哩!回头瞧瞧那乡村四月,我依依不舍想永远停留在那乡村,那乡村的四月。可转眼,又要到五月了,我这才走出那迷人的四月……

乡村四月古诗【篇2】

乡村的四月是我心中最美的季节,农耕繁忙,充满生机。山陵和原野一片绿色,绿的树、绿的草、绿的禾苗,空气中都充满着绿色的气息,到处都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绿色的原野上河渠纵横交错,池水映着天空的光辉,泛起一道道白茫茫的水光,水天相接,天水一色。天空中飘着蒙蒙细雨,这细雨给山川和田野笼罩了一层薄纱,让大地充满了神秘气息。杜鹃鸟在雨中不停地叫着,仿佛在对这江南大地的美景发出由衷的赞叹。

这么美好的景色却没有几个人驻足欣赏。人们都在忙着农事,刚刚采完桑叶养下了蚕宝宝,在蚕宝宝吃桑叶的沙沙声中,就又去忙着插秧了。映着山川白云的水池中,人们忙的不亦乐乎。有的人穿着靴子,有的人光着脚丫,在稻田里不停地穿梭。有的人把培育好的稻苗捆起来,有的人把捆好的稻苗挑到水池里。插秧的人们戴着草帽,弯着腰,裤管高高挽起,绿色的稻苗被他们粗糙的两指插进泥土里。一块块白色的水池逐渐被一片片碧绿代替。嫩绿的稻苗,横成行,竖成列,生机勃勃,饱含着劳动人民的希望。

这是一幅画,这幅画的名字叫“乡村四月”。

附原诗:

乡村四月

(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乡村四月古诗【篇3】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三首古诗词,能默写前两首古诗。

3.通过诵读、解读、悟读课文,了解内容,体会课文描述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祖国诗词的热爱之情。

课前准备

1.查阅有关词的资料以及三位诗人的生平和创作情况。

2.课文插图。

a案

第一课时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

由题入手,弄清题意

1.板书课题。

2.自由读题,说说题意。

乡村四月是指江南农村初夏的时节。

3.出示插图,观察感受。

4.简介诗人及背景。

翁卷,南京诗人,一生未做官,描写了许多田园生活的诗篇。

反复诵读,弄懂诗意

1.教师范读,学生整体感知诵读的节奏和诗的画面。

2.学生自由练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握节奏,注意蚕桑都是平舌音。

3.指名朗读,相互学习,相互欣赏。

4.组内轮读,试着利用工具书或文中注释弄清句意。

5.全班交流,讲讲诗意。

品评朗读,感悟诗情

1.自由诵读,边读边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

2.逐句品评,交流感受。

第一句主要写了江南水乡初夏时的景色。第二句主要写了劳动人民紧张繁忙的劳作,也同时体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赞美。少才又突出了劳作的繁忙。

3.想象画面,有感情地朗读。

背诵,积累语言

自学

1.按照学习

1.先用学习《乡村四月》的以疑促读、理解诗意的方法自学。

2.小组内交流,教师指导点拨。

3.全班交流自学成果。

4.搜集描写田园生活的诗词,读一读,背一背。

第二课时渔歌子

创设意境,理解课题

1.老师范读《渔歌子》,你能感受到什么?(初步感受到景色美;它和古诗在表达上不太一样)

2.你们了解词吗?试着说一说。

3.简介作者背景:

张志和:在朝廷做过小官,后来隐居在江湖上,自称烟波钓徒。这首词就借表现渔夫生活来再现自己隐居生活的乐趣。

渲染气氛,理解词义

1.配乐朗读,营造气氛。

2.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整体感知。

3.指名朗读,师生正音。

4.自由学习,运用学习古诗的方法逐句理解,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画出来。

5.小组交流学习成果。

6.全班交流,教师点拨指导。

白鹭:闲适的象征。它能衬托出渔夫的生活环境。

桃花流水:桃花盛开的季节正是春水盛涨的时候,俗称桃花汛或桃花水。

不须归:乐而忘返,不想回家。

7.教师小结:

这首诗有鲜明的湖光山色,有渔翁闲适的形象,是一幅用诗写成的山水画。

反复吟诵,感悟意境

1.教师范读,再入意境。

2.自由朗读,边读边想象每一个画面。

3.指名朗读,教师指导。

4.小组轮读,相互欣赏。

5.感情朗读,感悟意境。

积累语言,拓展延伸

1.有感情地背诵《渔歌子》。

2.到课外找一找有关描写景物的诗词,读一读,背一背。

3.默写两首古诗。

乡村四月古诗【篇4】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说到古诗,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古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古诗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乡村四月》古诗绝句赏析,欢迎大家分享。

《乡村四月》

作者:翁卷

绿遍山野白满川,

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蚕桑又插田。

作者简介:

翁卷,字续古,一字灵舒,南宋诗人,永嘉(今浙江温州)人,生卒年不详,他一生没有做过官,屡考进士不中,布衣文人。与赵师秀、徐照、徐玑合称“永嘉四灵” 。他的诗大多讲究技巧,有清新淡远的意味,讲究锤炼字句,写景善白描,时有佳句,为人传诵,着有《四岩集》、《苇碧轩集》。

注释:

1、白满川:指河流里的水色映着天光。川:山原,平地,河流。

2、子规:杜鹃鸟。

3、才了:刚刚。

4、山野:山陵和原野。

5、蚕桑:种桑养蚕。

6、了:结束。

译文:

山陵、原野间草木茂盛,远远望去,一片葱郁。稻田里的色彩与天光交相辉映,满目亮白。杜鹃声声啼叫,天空中烟雨蒙蒙,大地一片欣欣向荣。四月到了,农民都开始忙起了活儿,村里没有一个人闲着。他们刚刚结束了种桑养蚕的事情又开始插秧了。

中心思想:

整首突出了乡村四月的劳动繁忙。整首诗就像一幅色彩鲜明的图画,不仅表现了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赞美,也表现出他对劳动人民的喜爱,对劳动生活的赞美之情,因此,翁卷有乡村诗人的美称。 挥墨了一幅农民丰富、繁忙的乡村田园生活。

赏析:

这首诗以白描手法写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景象,前两句着重写景:绿原、白川、子规、烟雨,寥寥几笔就把水乡初夏时特有的景色勾勒了出来。后两句写人,画面上主要突出在水田插秧的农民形象,从而衬托出“乡村四月”劳动的紧张、繁忙。前呼后应,交织成一幅色彩鲜明的图画。

四月的江南,山坡是绿的,原野是绿的,绿的树,绿的草,绿的禾苗,展现在诗人眼前的,是一个绿色主宰的世界。在绿色的原野上河渠纵横交错,一道道洋溢着,流淌着,白茫茫的;那一片片放满水的`稻田,也是白茫茫的。举目望去,绿油油的禾田,白茫茫的水,全都笼罩在淡淡的烟雾之中。那是雾吗?烟吗?不,那是如烟似雾的蒙蒙细雨,不时有几声布谷鸟的呼唤从远远近近的树上、空中传来。诗的前两句描写初夏时节江南大地的景色,眼界是广阔的,笔触是细腻的;色调是鲜明的,意境是朦胧的;静动结合,有色有声。“子规声里雨如烟”,如烟似雾的细雨好像是被子规的鸣叫唤来的,尤其富有境界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后两句歌咏江南初夏的繁忙农事。采桑养蚕和插稻秧,是关系着衣和食的两大农事,现在正是忙季,家家户户都在忙碌不停。对诗的末句不可看得过实,以为家家都是首先做好采桑喂蚕,有人运苗,有人插秧;有人是先蚕桑后插田,有人是先插田后蚕桑,有人则只忙于其中的一项,少不得有人还要做其他活计。“才了蚕桑又插田”,不过是化繁为简,勾画乡村四月农家的忙碌气氛。至于不正面直说人们太忙,却说闲人很少,那是故意说得委婉一些,舒缓一些,为的是在人们一片繁忙紧张之中保持一种从容恬静的气度,而这从容恬静与前两名景物描写的水彩画式的朦胧色调是和谐统一的。

乡村四月古诗【篇5】

1、乡村四月

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2、四月二十三日晚同太冲表之公实野步

宋代:洪炎

四山矗矗野田田,近是人烟远是邨。

鸟外疏钟灵隐寺,花边流水武陵源。

有逢即画原非笔,所见皆诗本不言。

看插秧栽欲忘返,杖藜徙倚至黄昏。

译文:四周群山巍然矗立中间田野一片,近处都是人家远处隐约可见山村。飞鸟去处时而传来灵隐寺的钟声,野花芬芳流水潺潺犹如武陵桃源。一路所遇就是画原非笔墨能描摹,野游所见皆是诗本非语言能形容。为看农夫田间插秧使我流连忘返,拄着藜杖时走时停不觉已到黄昏。

3、小雅·四月

先秦:佚名

四月维夏,六月徂署。先祖匪人,胡宁忍予?

秋日凄凄,百卉具腓。乱离瘼矣,爰其适归?

冬日烈烈,飘风发发。民莫不穀,我独何害?

山有嘉卉,侯栗侯梅。废为残贼,莫知其尤!

相彼泉水,载清载浊。我日构祸,曷云能穀?

滔滔江汉,南国之纪。尽瘁以-虎知道§ 仕,宁莫我有?

匪鹑匪鸢,翰飞戾天。匪鳣匪鲔,潜逃于渊。

山有蕨薇,隰有杞桋。君子作歌,维以告哀。

4、寺深

作者:陈宗远

寺深幽寂寂,四月似秋天。

夜久听山雨,晚来添石泉。

断岩风啸木,疏竹鸟栖烟。

钟鼓林梢动,空堂已罢禅。

5、即事六绝

作者:邓深

昏烟漠漠雨霏霏,四月轻寒浸裌衣。

叶满筠篮桑径晚,杜鹃声急楝花飞。

6、初夏三首

作者:王镃

竹鸡啼雨隔林塘,四月山深梅未黄。

水近洞门云气湿,葛花开上石眠床。

7、诗三首

作者:严中和

梅天雨气入帘栊,衣润频添柏火烘。

四月江南无矮树,人家都在绿阴中。

8、初夏偶书

作者:张栻

江潭四月熟梅天,顷刻阴晴递变迁。

扫地焚香清画水,一窗修竹正森然。

9、白苎词

作者:孙一元

江上睡鸭烟草肥,江南白苎催换衣。

雨声四月不知暑,过尽樱桃人未归。

10、湖州乐

作者:孙蕡

湖州溪水穿城郭,傍水人家起楼阁。

春风垂柳绿轩窗,细雨飞花湿帘幕。

四月五月南风来,当门处处芰荷开。

吴姬画舫小于斛,荡桨出城沿月回。

菰蒲浪深迷白筼,有时隔花闻笑语。

鲤鱼风起燕飞斜,菱歌声入鸳鸯渚。

11、春日结草庵

作者:徐繗

指引松门路,飘飘水上蹊。

津云春匝寺,灌木昼藏溪。

苔色终年绿,藤花四月齐。

归途余兴绪,黄鸟隔林啼。

12、江郊

作者:王问

江郊四月时,蚕老麦始熟。

隔竹啼青鸠,远村出黄犊。

台上夏阴浓,护田溪水绿。

径畔无人行,鸣鸡上墙屋。

乡村四月古诗【篇6】

作者:宋代文学家翁卷

其诗句全文如下: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翻译】

山陵、原野草木茂盛,远远望去,一片葱郁,而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杜鹃声声啼叫,天空中烟雨蒙蒙。繁忙的四月到了,农民都开始忙起了农活儿,村里没有一个闲人。他们刚刚完成了种桑养蚕,又去插秧了。

乡村四月古诗【篇7】

小学作文频道小编[凡尘清心。]今天给大家整理了《二年级改写扩写:《乡村四月》古诗改写(二)》的优秀作文,这篇二年级改写扩写:《乡村四月》古诗改写(二)共有450字,是一篇优秀的原创作文,下面我就一起来阅读一下这篇二年级改写扩写:《乡村四月》古诗改写(二)吧。

四月,是春季的最后一个月,也是充满生机的一个月,让我们踏进充满魅力的乡村四月,去感受它的魅力吧!

看,一大片,一大片的绿色映入眼帘,仿佛面前有一张大大的绿帘挂在哪儿;稻田里的水色倒映着天空的光辉,像彩霞般的绚丽,又像天空般湛蓝。“布谷,布谷,布谷——”子规的歌声如此清脆,如此美妙,就像一个不知名的歌手,天天在此巡回演唱,在这歌声里,我们站在山顶哪儿!雨就像烟似的笼罩在小村子的上空,如烟般萦绕在哪儿,小村庄若隐若现,那场景是如此的美丽啊!小村庄的农民伯伯们,正是忙得不可开交,不信你到村子里看看,你肯定找不到几个人来陪你聊天或者下棋。可你到田野走一走,总会看见许多许多满头大汗,汗流颊背,皮肤黑黑的年轻人。乡村的四月闲人可少啦!一定,要来四月瞧瞧看,如果你来的话,你也可以尝尝,满头大汗,汗流颊背,皮肤黑黑的感觉哦!来看看农民伯伯们在忙些什么吧,原来农民伯伯在插田呀!哟!那位伯伯在桑蚕哩!回头瞧瞧那乡村四月,我依依不舍想永远停留在那乡村,那乡村的四月。可转眼,又要到五月了,我这才走出那迷人的四月……

乡村四月古诗【篇8】

繁忙的四月到了,天刚蒙蒙亮,所有农民打开了家门,望着遍满绿色的山陵原野。烧上一碗朴素而又好吃的面条,忙碌的一天就此开始。

早上六点,杜鹃鸟清脆的歌声,似乎在叫唤着农民该去干农活了。勤劳的农民们有的除草,有的收菜,有的在家里剥上山的蚕宝宝,还有的正排着整齐的队伍在田里插秧。他们边干活边聊天,有说有笑。这一望无际的田野因为农民的到来变得热闹起来,就像赶集一样。

村子里却是一片寂静。

转眼间,午饭时间到了。农民急急忙忙的赶回来,吃一餐简单午饭:一碗咸菜.一碗青菜.一碗米饭,还有一点昨天的剩菜。

做过短暂的休息,农民们又忙碌起来。他们到山上去,开始给种下去的菜施肥,他们麻利的把肥料倒在农作物上,虽然有些臭,可是闻多了,自然也就适应了。

天黑了,忙碌一天的人们很快就入睡了,村子里又是一片寂静。

乡村四月古诗【篇9】

翁卷:乡村四月-小学古诗大全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古诗吧,古诗准确地来说应该叫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还苦于找不到好的古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翁卷:乡村四月-小学古诗大全,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原文:

乡村四月翁卷

绿遍山野白满川,

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蚕桑又插田。

注释:

白满川——指河流里的水色映着天光。川:山原,平地,河流。

子规——杜鹃鸟。

才了——刚刚。

山野——山陵和原野。

蚕桑——种桑养蚕。

了——结束。

如——好像。

译文:

山陵、原野间草木茂盛,远远望去,一片葱郁。稻田里的色彩与天光交相辉映,满目亮白。杜鹃声声啼叫,天空中烟雨蒙蒙,大地一片欣欣向荣。四月到了,农民都开始忙起了活儿,村里没有一个人闲着。他们刚刚结束了种桑养蚕的事情又开始插秧了。

中心思想

整首诗突出了乡村四月的劳动繁忙。整首诗就像一幅色彩鲜明的图画,不仅表现了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赞美,也表现出他对劳动人民的喜爱,对劳动生活的赞美之情,因此,翁卷有乡村诗人的美称。挥墨了一幅农民丰富、繁忙的乡村田园生活。

赏析:

这首诗以白描手法写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景象,前两句着重写景:绿原、白川、子规、烟雨,寥寥几笔就把水乡初夏时特有的景色勾勒了出来。后两句写人,画面上主要突出在水田插秧的农民形象,从而衬托出“乡村四月”劳动的'紧张、繁忙。前呼后应,交织成一幅色彩鲜明的图画。

四月的江南,山坡是绿的,原野是绿的,绿的树,绿的草,绿的禾苗,展现在诗人眼前的,是一个绿色主宰的世界。在绿色的原野上河渠纵横交错,一道道洋溢着,流淌着,白茫茫的;那一片片放满水的稻田,也是白茫茫的。举目望去,绿油油的禾田,白茫茫的水,全都笼罩在淡淡的烟雾之中。那是雾吗?烟吗?不,那是如烟似雾的蒙蒙细雨,不时有几声布谷鸟的呼唤从远远近近的树上、空中传来。诗的前两句描写初夏时节江南大地的景色,眼界是广阔的,笔触是细腻的;色调是鲜明的,意境是朦胧的;静动结合,有色有声。“子规声里雨如烟”,如烟似雾的细雨好像是被子规的鸣叫唤来的,尤其富有境界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后两句歌咏江南初夏的繁忙农事。采桑养蚕和插稻秧,是关系着衣和食的两大农事,现在正是忙季,家家户户都在忙碌不停。对诗的末句不可看得过实,以为家家都是首先做好采桑喂蚕,有人运苗,有人插秧;有人是先蚕桑后插田,有人是先插田后蚕桑,有人则只忙于其中的一项,少不得有人还要做其他活计。“才了蚕桑又插田”,不过是化繁为简,勾画乡村四月农家的忙碌气氛。至于不正面直说人们太忙,却说闲人很少,那是故意说得委婉一些,舒缓一些,为的是在人们一片繁忙紧张之中保持一种从容恬静的气度,而这从容恬静与前两名景物描写的水彩画式的朦胧色调是和谐统一的。

本文来源://www.jwz75.com/j/6438.html